在重庆市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一幅各界协力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的实践画卷正徐徐展开。2018年,大渡口区以建桥工业园区为平台,聚合统一战线各方力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同心协力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工作的平台载体。自启动建设以来,“建桥同心园”将统一战线的人才智力、资源渠道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能,成为大渡口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平台聚能 锻造区域发展“强磁场”
大渡口区因钢而“生”、因钢而“兴”,曾经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随着重庆钢铁集团环保搬迁,开启了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之路。
加大科技创新、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投身新业态……老工业区向现代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大渡口区以建桥工业园为中心,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资源、渠道优势,构建起助推经济发展的“建桥同心园”,以平台聚能,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汇聚各界的智慧与力量,合力同心、协力同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锻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为了把“建桥同心园”打造成具有大渡口辨识度的统战工作名片,大渡口区紧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依托“同心·智库”平台,邀请专家学者参与指导调研,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课题深入考察调研,形成高质量议政建言40余篇,有效服务区委科学决策。
“建桥同心园”持续不断开展各类调研学习交流活动,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开展校地合作,邀请在渝闽商参与打造“重庆小面产业园”,推进“万企兴万村”项目;牵线菲律宾、新西兰海外侨领为全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搭建桥梁,并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环保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社会各界凝心聚力推动产业转型的浓厚氛围。
农工党区委会围绕大渡口区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积极建言献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销售生物制品适用增值税简易征收的建议》等一批议政建言成果,在推动解决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共性难题的同时,为大渡口区吸引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和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大渡口区医药工业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
政策聚力 助力民营经济“加速跑”
大渡口区将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细化支持政策措施和强化法治保障等举措,推动民营经济规模持续发展壮大。2025年,大渡口区迭代升级原有民营企业发展协调议事机构,成立副处级事业单位——大渡口区民营经济促进中心,完善区领导非公经济接待日活动,实施包括区领导联系服务“四上”重点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全覆盖联系服务工作机制”。在平台支持、人才激励、金融助力等方面,大渡口区同样积极推进配套政策落地,2025年进一步加大力度,先后出台《大渡口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大渡口区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等13个三年行动计划,并建立起区级部门、镇街和平台公司横向协同联动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大渡口区与金融机构深化合作,通过建立产融结合、银企对接“白名单”制度;试点“商业价值信用贷”“知识产权信用贷”“创业担保贷”等金融产品,对优质企业实施差别化信贷支持,协助企业落实贷款;推动商会调解工作向基层延伸,帮助企业构建合规预警机制,为企业防范风险提出专业化、合理化意见建议。
同时,大渡口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发挥组织优势,积极推动全区民营企业“大走访大谈心”活动,共走访民营经济市场主体300余户,引导民营企业家增强发展信心,坚守实业、深耕实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开展“区领导民营经济人士接待日”“政企恳谈会”“企业家沙龙”等活动17场次,推动解决问题70余个。
在“建桥同心园”的带动下,大渡口区民营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4年,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56.7亿元,比上年增长9.5%,高于全区GDP增速3.7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79.7%。2024年,大渡口有2家企业入围重庆民营企业100强,4家企业入围重庆建筑业民营企业100强。这样一组数据的背后,是全区社会各界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
优势聚效 书写助力重大战略“新答卷”
“建桥同心园”不仅是智力汇聚的平台,更是资源整合的枢纽。大渡口区以“建桥同心园”为载体,将统一战线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助力重大战略。
大渡口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统战团体充分发挥组织渠道和特色资源优势,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成都等地统战组织签订27个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联合调研、招商推介、企业交流、产业对接等系列活动30余场。紧扣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挥“侨”“海”优势拓展对外联系,以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建设为牵引,邀请俄罗斯华人华侨联合总会、俄罗斯川渝总商会等来区考察。
聚焦“万企兴万村”行动,大渡口区统一战线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印发助力乡村振兴任务清单,协助蜂窝坝村制作发布机会清单,推动解决农村地区医卫、产业、旅游、法律等实际问题20余个,成功获评市级首批“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村典型项目5个。
作为大渡口区统一战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载体,“建桥同心园”已成为党外干部投身经济一线锻炼的实践阵地,有效提升了干部参与经济工作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大渡口区通过举办“民主党派成员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强基·富脑”民营经济人士周末选学等活动,为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参与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协同聚势 勇当招商引资“排头兵”
大渡口区发扬“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工作作风,全力抓招商、抓项目、抓要素、抓服务,协同招商引资引智,形成了各方面协调联动的工作局面,汇聚起澎湃的发展动能。
为了响应“人人都是招商员”的号召,大渡口区统一战线发挥“建桥同心园”平台优势协同引资引智,开展“请进来 聚合力 助发展”系列活动,明确5大系列17项引资引智活动分工方案,梳理“建桥同心园”机会清单22项,成功举办“全国知名商会走进大渡口”“重庆海归大渡口行”等走进来招商活动20余场。2024年,大渡口区统一战线与市外100余家企业对接,洽谈项目60余项,成功引进并落地项目15个,签约金额超5亿元。
大渡口区统一战线协助招商局等部门和产业办到各省市开展招商等活动30余次,与市外上百家企业对接,开展以商招商,鼓励民企回区投资或在区再投资。其中,民革区委会引进零碳智算中心项目,支持大渡口承办“重庆·台湾周”分项活动;民盟区委会争取大渡口区承办民盟中央经济论坛,宣传推介大渡口区五大百亿级产业;民建区委会争取民建中央企业举办“先进制造业助力大渡口高质量发展活动”,邀请全国各地民建会员企业来区,引进6家企业注册落户;民进区委会举办“在渝闽商大渡口行活动”,借助闽商渠道推动“重庆小面”产业快速成长;农工党区委会利用医卫界别优势联系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助力大渡口区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致公党区支部利用海外资源优势,力推“重庆小面”产品远销东南亚;九三学社区委会连续多年承办“九三学社院士专家科普行活动”,引入高端智力资源助力新材料、生态环保等产业创新发展;区工商联发挥以企引企作用,邀请多地工商联带领企业家开展商务考察,并招引多家公司入驻大渡口区。
在“建桥同心园”的带动下,大渡口区凝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朝着“尚义大渡口、宜居宜业城”的目标阔步前行。在未来的发展中,大渡口区将继续推动“建桥同心园”建设迈向新高度,形成凝心聚力促发展的合力,为大渡口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老工业基地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