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助力执政,这里是《今日关注》。今年7月1日,《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新规首次明确城市管理部门为停车行业主管部门,统一整合路内停车泊位设置、维护、管理等职能;同时将道路违停执法权统一收归公安机关,解决长期以来“多头管理”导致的执法标准不统一问题。新规出台,对整治停车乱象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而在现实情况中,治理“停车难”还存在哪些具体困境?有没有破解的方法呢?《今日关注》对此进行了调查。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重庆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为232万辆(不含摩托车);中心城区停车位总量为366万个,与车辆保有量比值为1:1.58,远超全国1.3倍的标准。主城区停车位数量显著高于车辆保有量(366万 VS. 232万),但停车乱象随处可见,仍是市民们的真切体验。
渝北区龙山街道龙脊路,属于老旧社区,周边大型建材市场与居民小区相互交错。一直以来,这里违规停车的现象十分突出。为此,当地规划了249个路内划线车位。但新问题又随之而来:部分商家为了经营便利,开始花式占用公共停车位,锥形桶、手推车、石墩、甚至路边的垃圾桶,都成了占车位的工具。
龙脊路停车位管理员:“占位的多得很,主要是商家太多了,但是你不一个一个占着 ,这一排纯粹要等到五六点钟,他们商家下班了才好停车 。”
类似情况在两公里外的龙脊广场也在上演。晚间用餐高峰时段,一些商家不仅用塑料凳、桌子占用车位,有的甚至还占阻道路,引导顾客就近“双排停”。
龙脊广场附近商家:“我们是给客人占的位置,这个车位我们买了的,我们交了钱的。”
记者:“哪个敢买卖市政车位?”
根据《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路内停车泊位不能固定给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商家显然是信口开河。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在一些限时停车区域,也有人长期占用。为了躲避摄像头抓拍,车主想出各种办法来遮挡号牌。
市民:“这样别人怎么停嘛?我一停其他地方,有时候还违章,还要遭罚款。”
私自长期占用,不仅严重降低了停车位的使用效率,也给管理工作带来难度。渝北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龙山大队和属地街道都表示,要真正清除占用车位的杂物并做到长效维护,实际执行起来非常困难。
渝北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龙山大队工作人员:“这个东西涉及好多人,而且你不一定守得住,你就占着的,就算我是城管的,占用者今天要摆在这里又能怎样?”
渝北区龙山街道办事处规划建设岗工作人员:“还有一个僵尸车,一般需要综合执法,只是一两个城管员他根本弄不动,而且还需要交巡警来认定,万一不是僵尸车,你还不能推走,万一人家说,我交了钱的,虽然我车烂,但你不能弄我的车。”
停车乱象看似是一件小事,但背后折射出的城市管理水平、人车关系、道德水准等等,都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除了老旧城区之外,一些新建城区也面临着停车乱象带来的窘境。在两江新区鸳鸯北路丹鹤地铁站、沙坪坝大学城永祥路、永泰路等地区,人行道违规停车现象同样十分常见。
沙坪坝区居民:“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道路是非常狭窄的,正常来说只有侧着身来过,我推着一个婴儿车,那怎么过?那只有走马路了。”
记者沿着西盛路、永泰路、永祥路、永长路走访了一圈,附近公共停车位供应充足,但仍有不少人选择将车辆停上人行道,一些市政设施也因此被压坏。
沙坪坝区居民:“路面已经是被压得坑坑洼洼的,有的地砖已经松动了,作为大学城这样的新城区,我们觉得它的市容市貌应该是很崭新的,而不是几年时间就变得破旧不堪。”
另外,在两江新区九曲河、巴南区恒大新城等新建小区附近,违停车辆也挤满了公路两侧,不仅通行拥堵,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当地公安部门表示,当前处在新规实施的初期,他们以宣传、劝导为主,接下来会加大力度,对违规停车进行综合整治。
渝北区交巡警支队工作人员:“这些规定改了之后,要先宣传一段时间,宣传过后才开始大面积整治。”
巴南区交巡警支队工作人员:“以前城管处罚因为没录入交管系统,车主都不怕,现在处罚了就要录入交管系统,后续对车主就有影响了。”
解决好停车问题既是群众关心的身边小事,也是检验城市治理的重要标尺。新实施的《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对车行道、人行道违规停车执法、收费泊位免费停车时间、车辆违规占道经营等管理难点、热点都进行细化规范。不仅构筑了超大城市治理的法律基石,而且破除了以前九龙治水的困局。目前新规落地才一个多月,虽然一些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但我们相信,只要各方共同努力,我市的停车管理工作,将快速向法治化、共享化、科技化转型,营造出更加文明、和谐的城市生活。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杨慧卿 胡代坤 刘洋)